<
  • 2025 - 01 - 02
    案例背景与问题在商业活动中,股东出资是公司资本形成的基础,也是公司债务清偿的重要来源。然而,当股东声称已完成出资,但转账记录未明确标注为“股东投资款”,且未在公司工商登记中公示时,这种出资是否有效?特别是在公司债务无法清偿,债权人申请追加股东为被执行人时,法院会如何认定?本文将结合最高院的真实案例及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详细分析。案例介绍案例名称:股东出资证明及转账备注争议案具体案号:(2024)最高法民申4492号案件事实公司基本情况:某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成立于2020年,注册资本1000万元,股东包括乙、丙、丁三人,认缴出资期限均为2027年4月10日。借款与债务:2022年,公司因经营需要向债权人甲借款500万元,并签订了借款合同。然而,借款到期后,公司未能按时偿还债务。追加被执行人:债权人甲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公司偿还借款。在执行过程中,甲发现公司财产不足以清偿债务,遂申请...
  • 2025 - 01 - 01
    青岛市企业单位和灵活就业人员2025年度社会保险费缴费工资(缴费基数)今日起开始申报啦申报范围:在青岛市行政区域,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含生育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和税务部门征收的其他保险等险种的各类企业单位(以下简称:企业单位)及其职工、灵活就业人员和无雇工个体工商户(以下简称:灵活就业人员)均在申报范围内。申报时间:企业单位:2025年1月1日至1月31日。灵活就业人员:2025年1月1日至1月19日申报口径:(一)社会保险费缴费工资构成按人社部门、医保部门现有政策执行。(二)在职职工缴费工资以职工本人2024年度月平均工资进行申报;退休职工缴纳补充医疗保险的,其缴费工资申报仍按现行政策规定执行。
>
2024 - 09 - 15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决定(2024年9月13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决策部署,适应我国人口发展新形势,充分开发利用人力资源,根据宪法,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决定:  一、同步启动延迟男、女职工的法定退休年龄,用十五年时间,逐步将男职工的法定退休年龄从原六十周岁延迟至六十三周岁,将女职工的法定退休年龄从原五十周岁、五十五周岁分别延迟至五十五周岁、五十八周岁。  二、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坚持小步调整、弹性实施、分类推进、统筹兼顾的原则。  三、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鼓励和支持劳动者就业创业,切实保障劳动者权益,协调推进养老托育等相关工作。  四、批准《国务院关于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办法》。国务院根据实际需要,可以对落实本办法进行补充和细化。  五、本决定自2025年1月1日起施行。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批准的《国务院关于安置老弱病残干部的暂行办法》和《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中有关退休年龄的规定不再施行。国务院关于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办法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综合考虑我国人均预期寿命、健康水平、人口结构、国民受教育程度、劳动力供给等因素,按照小步调整、弹性实施、分类推进、统筹兼顾的原则,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为了做好这项工作,特制定本办法。  第一条 从2025年1月1日起,男职工和原法定退休年龄为五十五周岁的女职工,法定退休年龄每四个月延迟一个月,分别逐步延迟至六十三周岁和五十八周岁;原法定退休年龄为五十周岁的女职工,法定退休年龄每二个月延迟一个月,逐步延迟至五十五周岁。国家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2024 - 09 - 10
青岛市医疗保障局 青岛市财政局 国家税务总局青岛市税务局关于明确我市居民医疗保险有关政策的通知青医保发〔2024〕11号各区 (市) 医疗保障局、财政局、税务局,各有关单位:为进一步做好我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有关工作,根据国家医保局等部门《关于做好2024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有关工作的通知》(医保发〔2024〕19号)、省医保局等部门《关于做好全省2024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有关工作的通知》(鲁医保发〔2024〕33号)要求,结合实际,现对我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有关工作明确如下:一、调整城乡居民医保筹资标准1.调整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从2025年度起,各级财政对居民医保的补助标准在原有基础上提高30元。其中对一档缴费成年居民财政补助标准为每人每年880元,对二档缴费成年居民、少年儿童和在校大学生财政补助标准为每人每年800元,资金来源及分担比例不变。2.调整城乡居民医保个人缴费标准。从2025年度起,选择一档缴费的成年居民按照每人每年482元的标准,选择二档缴费的成年居民和少年儿童按照每人每年415元的标准,在校大学生按照每人每年170元的标准执行。以后年度,根据国家和省调整城乡居民医保筹资标准的有关要求,适时调整我市筹资标准。二、加强居民医保基金征缴和归集工作3.切实加强居民医疗保险费征缴工作。市、 区(市)医疗保障、税务部门要充分发挥市、 区(市)、镇(街道)、村(居)等各级网络作用,广泛宣传国家和省出台的关于健全基本医保参保长效机制的意见,引导广大城乡居民强化参保意识,坚持连续参保、及时缴费,在集中缴费期内完成参保和缴费义务,维护好自身医疗保障权益。4.及时足额完成财政补助资金归集工作。财政部门要把医疗保险财政补助资金纳入优先保障范围,及时拨付上解资金。两级医保部门要发挥主导作用,加强与同级财政部门沟通,确保按照规定时序节点做好资金归...
2024 - 09 - 09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税收协定中“受益所有人”有关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8年第9号  为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对外签署的避免双重征税协定(简称“税收协定”),现就税收协定股息、利息、特许权使用费条款中“受益所有人”身份判定有关问题公告如下:    一、“受益所有人”是指对所得或所得据以产生的权利或财产具有所有权和支配权的人。    二、判定需要享受税收协定待遇的缔约对方居民(以下简称“申请人”)“受益所有人”身份时,应根据本条所列因素,结合具体案例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分析。一般来说,下列因素不利于对申请人“受益所有人”身份的判定:    (一)申请人有义务在收到所得的12个月内将所得的50%以上支付给第三国(地区)居民,“有义务”包括约定义务和虽未约定义务但已形成支付事实的情形。    (二)申请人从事的经营活动不构成实质性经营活动。实质性经营活动包括具有实质性的制造、经销、管理等活动。申请人从事的经营活动是否具有实质性,应根据其实际履行的功能及承担的风险进行判定。    申请人从事的具有实质性的投资控股管理活动,可以构成实质性经营活动;申请人从事不构成实质性经营活动的投资控股管理活动,同时从事其他经营活动的,如果其他经营活动不够显著,不构成实质性经营活动。    (三)缔约对方国家(地区)对有关所得不征税或免税,或征税但实际税率极低。    (四)在利息据以产生和支付的贷款合同之外,存在债权人与第三人之间在数额、利率和签订时间等方面相近的其他贷款或存款合同。    (五)在特许权使用费据以产生和支付的版权、专利、技术等使用权转让合同之外,存在申请人与第三人之间在有关版权、专利、技术等的使用权或所有权方面的转让合同。    三、申请人从中国取得的所得为股息时,申请人虽不符合“受益所有人”条件,但直接或间接持有申请人100%股份的人符合“受益所有人”条件,并且属于以下两种情...
2024 - 09 - 08
***税稽稽罚〔2024〕71号行政处罚相对人 ***矿业有限公司 处罚单位 国家税务总局***税务局处罚金额(元) 56,493.11 没收金额(元) -处罚日期 2024-09-05违法事实2020年2月-2021年7月,你公司取得***灵活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27份,发票代码:3702193130,发票号码:(税乎网稽查案例库www.taxhu.com略),金额合计1883103.31元,税额合计112986.21元,价税合计1996089.52元。你公司已于2020年2月-2021年7月抵扣上述发票对应的进项税额112986.21元。 你公司向***灵活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支付发票对应的款项后,由***灵活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向劳务外包人员支付报酬,但实际***灵活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未自行组织人员,劳务外包人员与你公司自有职工重复,即:你公司将职工工资拆分,部分工资成本通过取得上述劳务外包发票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税务局第三稽查局发来的税收违法案件协查函及《已证实虚开通知单》(协查编号100***241599),上述27份发票均为虚开发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第一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为增值税的纳税人,应当依照本条例缴纳增值税”、第八条“纳税人购进货物或者接受应税劳务(以下简称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支付或者负担的增值税额,为进项税额”、第九条“纳税人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取得的增值税扣税凭证不符合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有关规定的,其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纳税人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征补税款问题的公告》违法行为类型 ***矿业有限公司-发票违法处罚结果 进行虚假纳税申报处罚依据 ...
2024 - 09 - 04
一、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支情况(一)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情况。1—7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5663亿元,同比下降2.6%,扣除去年同期中小微企业缓税入库抬高基数、去年年中出台的减税政策翘尾减收等特殊因素影响后,可比增长1.2%左右。分中央和地方看,1—7月,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9745亿元,同比下降6.4%;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75918亿元,同比增长0.6%。分税收和非税收入看,1—7月,全国税收收入111240亿元,同比下降5.4%;非税收入24423亿元,同比增长12%。主要税收收入项目情况如下:1.国内增值税41303亿元,同比下降5.2%。2.国内消费税10004亿元,同比增长5.5%。3.企业所得税30702亿元,同比下降5.4%。4.个人所得税8529亿元,同比下降5.5%。5.进口货物增值税、消费税10966亿元,同比增长1.8%。关税1407亿元,同比下降3.7%。6.出口退税12824亿元,同比增长14.6%。7.城市维护建设税3022亿元,同比下降6.2%。8.车辆购置税1449亿元,同比下降6.5%。9.印花税2120亿元,同比下降20.9%。其中,证券交易印花税576亿元,同比下降55%。10.资源税1776亿元,同比下降7.5%。11.土地和房地产相关税收中,契税3169亿元,同比下降10.9%;房产税2878亿元,同比增长20.2%;城镇土地使用税1562亿元,同比增长11.2%;土地增值税3388亿元,同比下降7.2%;耕地占用税890亿元,同比增长23.6%。12.环境保护税169亿元,同比增长15.6%。13.车船税、船舶吨税、烟叶税等其他各项税收收入合计730亿元,同比增长3.1%。(二)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情况。1—7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55463亿元,同比增长2.5%。分中央和地方看,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支出21444亿元,...
©2003-2025 版权所有:百福润财税咨询
电话:400 007 3066  021-68769886(上海区域) 0532-85979808(青岛区域)
投诉电话:135 8325 5798 
邮编:330520

欢迎访问Kreston国际会计总部:https://www.kreston.com/

分享:
X
1

QQ设置

3

SKYPE 设置

4

阿里旺旺设置

等待加载动态数据...

等待加载动态数据...

5

电话号码管理

  • 400 007 3066
6

二维码管理

等待加载动态数据...

等待加载动态数据...

展开